發布時間:2023-10-13 瀏覽量:0

腎臟疾病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全世界有約8.5億人患有腎臟疾病,而我國慢性腎病(CKD)患者達1.2億多人,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且致殘致死率增速位居慢性病之首,而知曉率僅為12.5%。

腎病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大部分腎病患者需要依賴和接受長期藥物治療來控制和延緩病情。并且一旦患病若沒有及早治療,后期極有可能會發展為尿毒癥,對健康和生命有著很大的威脅。
因此,臨床上急需尋找更有效地干預腎病,促進腎組織修復的治療手段。
發表在《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上的一篇綜述,概述了干細胞療法在腎臟疾病中的應用及其最新進展,指出干細胞療法在腎臟疾病再生醫學領域具有巨大潛力。

干細胞是目前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干細胞在腎病領域中也越來越受到醫學界重視,為腎病患者及家人帶來新的希望,越來越多臨床試驗證實了干細胞在腎病方向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干細胞—腎臟疾病的新希望
案例1
2019年,Cinzia Rota等人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 腎臟疾病的干細胞治療:進展與挑戰 》文章。

該文章描述了全球16項關于干細胞療法在慢性腎病領域的臨床試驗結果,總結了當前的研究進展和進入臨床應用的前景。分析結果表明:受試者接受干細胞療法后,其血肌酐水平恢復到正常狀態,Terg細胞增加、CD4 + T細胞增殖減少,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其中有2例受試者的腎小管炎和間質纖維化/腎小管萎縮得到恢復。
案例2
最近完成的I期探索性研究(NTC00733876),證實了16例接受體外心臟手術的患者,腎上腺主動脈注入的間充質干細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輸注MSCs是安全的,與歷史病例對照相比,間充質干細胞的治療可以防止術后早期和晚期腎功能惡化,從而降低住院時間和再入院率。

案例3
對61例CKD患者采用全身和局部輸注的方法干細胞移植,兩周后患者的血β2-MG、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標顯著下降,尿β2-MG、IgG、Alb、THP、24h尿蛋白、24h白蛋白排泄等指標也顯著改變,證明患者的腎功能提高,干細胞對CKD的治療是卓有成效的。

未來展望:仍需突破
腎臟疾病影響著世界10%以上的人口,每年奪去50-1000萬人的生命,而且發病率還在不斷上升。干細胞在多系統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均有應用。在腎臟疾病領域,現有的一些臨床研究數據顯示了干細胞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干細胞的應用真正實現腎臟疾病的臨床轉化仍然需要克服許多障礙,仍需進一步研究,以及長期隨訪數據等等。不過,隨著干細胞臨床試驗在全球如火如荼的開展,干細胞在腎臟等多種疾病的臨床轉化也將迎來新的進展和突破。
我們也相信未來在更多、更深入的臨床試驗后,干細胞在腎臟疾病方的應用技術會日益成熟,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注】文章所分享內容案例僅供分享交流,不構成任何應用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