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2 瀏覽量:0


最近,一項發表于《柳葉刀?風濕病學》的研究發現:
2020年,全球骨關節炎患者數量猛增至5.95億,30年間增幅高達132%。到2050年,全球預計有近10億人受骨關節炎困擾。
說到“關節炎”,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其實不然,所有年齡段人群都可能患關節炎,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旨在提醒大家,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故“預防、保養”關節從現在開始,從年輕開始,從你我開始。
01
高發的骨關節炎
研究顯示,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還存在性別和地區差異。女性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占比達61%。
全球骨關節炎患病率排名前三的是亞太地區(8.6%)、北美地區(8.43%)和東歐地區(7.93%),其中美國是患病率最高的國家(8.69%)。

《柳葉刀》這一針對全球的研究結論,與我國的臨床現狀基本一致。在我國,關節炎發病率持續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綜合各項研究,我國八成老年人至少患有1種慢性病,其中關節炎患病率排名第一,高達43.7%;約1/3關節炎患者為中青年人。
02
骨關節離我們并不遠
骨關節炎就是一種由于年齡增大、關節勞損、創傷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骨質增生為特征的退行性病變。不斷增加的發病率以及治療手段有限是目前所面臨的難題。因此,尋求能夠在疾病初期應用的無創性治療手段是當前的目標。

近年來,干細胞療法逐步被應用于骨關節炎(OA)的治療中,更是有望成為骨關節炎的新一代治療方案。同時,干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潛力也在不斷被證實。2021年,《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發表的《骨關節炎臨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在生物制劑一欄提到了間充質干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擁有向軟骨細胞分化的潛能, 研究發現它具有促進組織生長,也可以進行組織修復。另外,間充質干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還擁有免疫調節及抗炎效果,根據炎癥的強弱大小,或者炎癥發生的地點,發揮自己不同的功能。
03
干細胞或成骨關節炎治療新方案
韓國公布一項最新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關節炎的III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結果。
入組患者包括261名Kellgren-Lawrence (K-L)分級為III級癥狀性膝骨關節炎患者,在接受了間充質干細胞的應用后。6個月后,患者所有臨床結果都有較為明顯的改善。

結果顯示:關節內注射自體培養擴增的間充質干細胞可顯著緩解K-L 3級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功能。
案例一
浙江湖州第三人民醫院公布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治療44例嚴重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結果,說明hUc-MSCs移植治療嚴重OA比透明質酸鈉能更快速、更顯著、更持久地減輕關節疼痛, 改善關節功能, 且4次注射療效優于2次注射。

案例二
間充質干細胞抑制炎癥,一項I/IIa期膝關節OA臨床試驗證明了MSC調節OA關節內的炎癥。
該項實驗中共有119例患者,經過40個月的隨訪,發現患者體內促炎細胞因子相對于基線顯著降低,同時注意到KOOS疼痛、癥狀和生活質量以及WOMAC僵硬度分量表評分相對于基線有顯著改善。

另一項膝骨關節炎試驗還研究了關節內間充質干細胞注射后炎癥生物標志物的全身和局部水平。發現在膝關節OA患者中,相對于關節鏡清創術和HA注射,MSC注射和血小板裂解物(三個月注射MSC和血小板裂解物,間隔三天)具有全身抗炎作用;與基線水平相比,促炎細胞因子水平顯著降低。表明MSC對于骨關節炎存在較好的抑制炎癥作用,從而改善疾病。
04
未來展望
間充質干細胞獨特的生物學功能,特別是在慢性疾病方面,比如骨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非常廣泛的臨床應用。
雖然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試驗以及患者的長期隨訪結果,去進一步推動干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應用,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對間充質干細胞的了解更全面、深刻,一定可以挖掘它的巨大潛力,造福更多的患者朋友。
【注】文章所分享內容案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應用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