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1-30 瀏覽量:0


說起T細胞,大多數人腦海中想到的是輔助性(CD4+ T)T細胞和細胞毒性(CD8+ T)T細胞,包括目前最火熱的CAR-T,而這個T,指的是αβ T細胞,其TCR由α鏈和β鏈組成。實際上人體中還存在著另一類T細胞-γδT,其TCR由γ鏈和δ鏈組成。雖然都是T細胞,兩者卻有大不同,具體差異見下表。


人體中的γδT細胞通常分為三種,分別是Vδ1、Vδ2及Vδ3共3個不同亞群。Vδ1亞群通常存在于胸腺和黏膜上皮組織中,約占γδT細胞10%-15%;Vδ2亞群主要集中于外周血,約占γδT細胞50%-90%,是人體循環(huán)中最主要的γδT細胞。Vδ3亞群存在于肝臟組織中,僅占人體γδT細胞的0.2%。各類細胞分布不同,作用也各有長短。

γδT細胞的抗腫瘤作用涵蓋了免疫系統(tǒng)的多個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效應性。
廣譜性
γδT細胞對腫瘤的識別和殺傷不依賴于單一抗原的表達。相反,它們通過其細胞膜上表達的多種先天性細胞毒性受體識別各種癌細胞上的廣譜抗原。
通用性
γδT細胞還有一大亮點在于其可在不受MHC限制的情況下識別靶細胞,從而幾乎沒有GvDH反應。因此作為通用的異體細胞產品可用于多種惡性腫瘤。
殺傷性
除了具備廣譜性和通用性的特點外,γδT 細胞還具有對腫瘤細胞高效的殺傷所用。

這群特殊的T細胞雖然比例稀少,但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主要通過兩種方法發(fā)揮作用:
直接殺傷
γδT細胞通過識別細胞表面的NK細胞受體遷移到腫瘤局部環(huán)境后,通過釋放穿孔素、顆粒酶、細胞因子(IFN-γ,TNF-α)等細胞毒物質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間接殺傷
除了直接上陣殺敵外,γδT細胞還可以協(xié)同激活B/DC/αβ T/NK細胞(如:充當抗原提呈細胞激活αβ T 細胞,或由4-1BB共刺激途徑誘導NK 介導的抗腫瘤細胞毒性等),進而實現對腫瘤的間接殺傷。

注:γδT細胞抗腫瘤功能及其調控

Adicet Bio ( NASDAQ GS: ACET)ADI-001
今年ASCO上,Adicet Bio, Inc公布ADI-001(CAR-γδT 細胞)的1期臨床(NCT04735471)中期數據,使用異體通用型CAR-T,只有25%的患者出現細胞因子風暴,大大拓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空間。75%的CR,也確實令人為之振奮。之前用過自體CAR-T的患者,CR100%,解決了自體CAR-T治療后復發(fā),再用無效的困境。
IN8bio ( Nasdaq: INAB)INB-200
IN8bio也在2022 ASCO年會上公布了來自INB-200在新診斷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中的1期臨床試驗數據。INB-200是一種用于治療實體瘤的轉基因自體γδT細胞藥物,截至2022年6月3日,已有6名患者接受了INB-200,迄今為止,尚未觀察到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SAE)或劑量限制毒性(DLT),未發(fā)現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輸液反應或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綜合征(ICANS)。100%的給藥患者均超過了中位和預期無進展生存期(PFS),兩名患者已超過預期的總生存期(OS)。
目前,γδT細胞療法已經得到醫(yī)療界的重點關注,主要原因在于其在腫瘤治療方面存在諸多優(yōu)勢和強大的潛力。γδT細胞所具有的不依賴MHC識別、無細胞因子風暴和脫靶效應、廣譜抗腫瘤、無需基因修飾等特性極大地克服CAR-T技術的不足。期待不久的將來,γδT細胞免疫療法能夠為癌癥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γδ T cells: pleiotropic immune effectors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cancer.Nat Rev Cancer. 2019 Jul;19(7):392-404.)
2、KISIELOW J, KOPF M. The origin and fate of gammadeltaT cell subsets [J].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 2013, 25(2): 18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