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02 瀏覽量:0
1、天津市推進細胞治療先行先試!

近日,天津市濱海新區科學技術局發布了《關于印發2021年“濱海新區細胞產業技術創新行動方案”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出:推動政策先行先試。建設中國(天津)自由貿易區聯動創新示范基地,推動建立細胞治療臨床研究與轉化應用試點,探索細胞治療創新發展路徑。
天津市濱海新區科學技術局 (tjbh.gov.cn)
2021/4/19天津市濱海新區科學技術局
2、國務院發文!
重點支持細胞藥物等領域的監管科學研究,加快新產品研發上市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1〕16號
(十六)實施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緊跟世界藥品監管科學前沿,加強監管政策研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建立藥品監管科學研究基地,加快推進監管新工具、新標準、新方法研究和應用。將藥品監管科學研究納入國家相關科技計劃,重點支持中藥、生物制品(疫苗)、基因藥物、細胞藥物、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新材料、化妝品新原料等領域的監管科學研究,加快新產品研發上市。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1〕16號)_政府信息公開專欄 (www.gov.cn)
2021/5/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3、官方發布!
國家撥款五億元用于干細胞研究,
2021年“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申報指南
本重點專項總體目標是:圍繞干細胞發育與器官再生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干細胞命運調控、器官形成與衰老機理、器官功能 重塑與制造、基因編輯與調控方法、人類疾病干細胞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器官再生調控藥物、生物人工器官、疾病類器官模型等前沿探索,為重要組織器官修復與替代及重大疾病診療提供創新理論和技術。
2021年度指南圍繞干細胞命運調控、基于干細胞的發育和衰老研究、人和哺乳類器官組織原位再生、復雜器官制造與功能重塑、疾病的干細胞、類器官與人源化動物模型等 5 個重點任務進 行部署,擬支持 17 個項目,擬安排國撥經費概算 4.4 億元。同時, 擬支持 12 個青年科學家項目,擬安排國撥經費概算 6000 萬元, 每個項目 500 萬元。
“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編制專家組

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 (most.gov.cn)
2021/5/10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
4、CD20靶點自體CAR-T細胞療法!
MB-106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CLL):總緩解率高達92%!
評估CD20靶向自體CAR-T細胞療法MB-106治療高危B細胞霍奇金淋巴瘤(B-NHL)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一項正在進行中的1/2期臨床試驗(NCT03277729)的中期數據已被選入2021年歐洲血液學會(EHA2021)在線會議的電子海報展示。
CD20是一種存在于B細胞表面的經過商業驗證的靶點,是治療B-NHL/CLL的有效靶點,未修飾的、放射性標記的、雙特異性的抗體已顯示出很高的臨床療效。CD20靶向性CAR-T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過繼免疫療法,有望有效治療復發或難治性B-NHL和CLL。
MB-106是一種全人、第三代、CD20靶向CAR-T細胞療法,含有4-1BB和CD28共刺激結構域、改良的IgG1間隔區消除了FcR結合,目前正由Mustang Bio與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Fred Hutch)合作開發。
12名接受重大細胞制造工藝改良的MB-106治療的患者。總緩解率(ORR)為92%(11/12)、完全緩解率(CR)為58%(7/12)。
MB-106是一種靶向CD20的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T)療法,目前正處于I/II期開放標簽、劑量遞增試驗,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2021/5/13生物谷
5、CAR-T“代言人”Emily無癌生存9周年,這些年CAR-T研發有何新進展

CAR-T“代言人”Emily Whitehead(艾米麗·懷特海德)無癌生存9周年的“打卡照”刷屏了。每年這個時節,Emily都要手持一塊牌子“打卡”紀念無癌生存N周年,極具儀式感。當時,Emily接受治療的這款CAR-T屬于第二代CAR-T。

CAR-T技術對于CAR的設計,對抗腫瘤的效果至關重要。CAR的結構主要由3部分組成,包括胞外區、跨膜區和胞內信號域。胞外區包括抗原結合區域和連接用的鉸鏈區,抗原結合區域主要來源于抗體的單鏈可變區片段(也叫“單鏈抗體”,scFv),scFv由一個完整抗體純化而來,通過一條肽鏈將抗體可變區的重鏈和輕鏈連接在一起。跨膜區處在胞外區和胞內信號域之間,一般來源于T細胞分子的現有序列。胞內域對于激發免疫反應至關重要,通常包括共刺激信號域和活化區域,共刺激信號域主要用于提供共刺激信號來增強T細胞的能力。目前,根據不同的胞內結構域,可將CAR-T分為五代。
目前,第二代CAR-T療法是最成熟的CAR-T技術,也是目前CAR-T療法的主流。目前大多數公司研發的CAR-T技術,也都是以第二代CAR-T作為研發基礎。盡管前幾代CAR-T擁有諸多優勢,但其高度個性化的特質,使其不便于生產管理和進行大規模臨床應用,且治療成本高昂。
因此,第五代CAR-T的研發必然是大勢所趨。第五代CAR-T本質上是一種同種異體CAR-T療法,將來的目標是研發出針對實體瘤的通用型CAR-T細胞,只有實現這一目標,CAR-T細胞才能從小眾產品轉變為大眾產品,才能更好地用于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
在研新型CAR-T細胞:
通用型CAR-T細胞
非病毒載體CAR-T細胞
SynNotch CAR-T細胞
可調控型CAR-T細胞
雙特異性CAR-T細胞
2021/5/14干細胞說
6、年輕的免疫細胞可以逆轉衰老,
研究發現抗衰老藥物重要靶點
衰老是一種細胞周期停滯的狀態,在胚胎發生、傷口愈合和預防癌癥中起著重要作用。衰老的關鍵驅動因素為衰老細胞(senescent cell)。衰老細胞具有“促生存網絡” ,可以抵抗細胞凋亡或程序性細胞死亡,因此會隨著機體衰老而累積。它們釋放一系列促凋亡、促炎、導致干細胞功能紊亂、破壞組織、向正常細胞擴散衰老、衰老相關分泌表型(SASP)的因素。這導致了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和慢性疾病的發生,如動脈粥樣硬化、2型糖尿病、關節炎、特發性肺纖維化和肝病。
2015年,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的James Kirkland博士在Aging Cell發表的論文中,首次提出Senolytics(抗衰老藥物)一詞,特指選擇性殺傷衰老細胞的藥物。抗衰老藥物,如達沙替尼、槲皮素和非西汀,在動物模型中產生健康益處并延長壽命。因此,如果在人類身上是安全有效的,抗衰老藥物將有希望助老年人延遲、預防或治療多年齡和慢性疾病相關疾病。
在衰老的過程中,免疫系統會失去對抗病原體和癌細胞的有效反應能力,即免疫衰老。其特征為未致敏T細胞: 記憶T細胞比率、CD4:CD8比率、鈣介導信號受損和胸腺萎縮等。這些變化限制了接種疫苗的有效性,增加了疾病易感性,并導致老年人死亡。然而,對于老年免疫系統如何導致免疫衰老這個問題,科學界卻知之甚少。
2021年5月12,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兩位教授Paul Robbins和Laura Niedernhofer聯合通信,于 Nature在線發布了名為 “An Aged Immune System Drives Senescence and Ageing of Solid Organs” 的研究論文,結果表明衰老的免疫細胞會導致全身組織損傷,縮短壽命。
研究人員用雷帕霉素(rapamune)治療變異小鼠,后測定小鼠免疫功能。結果發現,雷帕霉素降低了外周T細胞中衰老標記物,使抗KLH血清濃度和白細胞計數增加。說明治療后,小鼠免疫功能提高,免疫衰老有所好轉。這證明免疫衰老可以被調節,且免疫衰老可以驅動全身性衰老。
2021/5/20生物谷
7、重磅!
上海發布:支持細胞治療,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為進一步發揮生物醫藥產業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全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經市政府同意,現就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若干意見如下:
一、明確總體要求?
(一)主要目標。立足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礎,抓好優勢領域突破、創新策源引領、重點區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龍頭企業打造,建立“研發+臨床+制造+應用”全產業鏈政策支持體系,完善“1+5+X”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新布局,實施產業高質量發展重大工程。通過三年的努力,全市生物醫藥制造業年度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800億元。
(二)支持領域。藥品領域,主要包括抗體藥物、新型疫苗、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高端生物制品,創新化學藥及高端制劑,現代中藥等。高端醫療器械領域,主要包括高端影像設備、高端植介入器械及耗材、手術治療及生命支持設備、高端康復輔具、體外診斷儀器和試劑、生物醫用材料等。先進裝備及材料領域,主要包括生命科學領域精密科研儀器、制藥裝備和高端原輔料等。其他領域,包括新型服務外包、數字化醫療(醫藥)產品和服務等。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shanghai.gov.cn)
2021/5/19上海市人民政府
8、T細胞淋巴瘤新藥!
衛材重組免疫毒素在日本上市!Remitoro(denileukin diftitox)
日本藥企衛材(Eisai)近日宣布,已在日本推出抗癌劑Remitoro靜脈點滴300μg(denileukin diftitox[基因重組]),該藥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復發或難治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
Remitoro的活性藥物成分denileukin diftitox(基因重組),這是一種白細胞介素-2(IL-2)受體結合部位與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特異性結合于腫瘤淋巴細胞表面的IL-2受體,然后是向細胞內遞送并釋放白喉毒素。
denileukin diftitox的抗腫瘤作用依賴于白喉毒素的胞內遞送,白喉毒素可抑制蛋白質合成,誘導細胞死亡。衛材保留denileukin diftitox在日本和亞洲以及其他地區的獨家開發和銷售權。
在日本,Remitoro的批準主要基于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單臂II期臨床研究(Study 205)的數據。該研究在日本開展,評估了denileukin diftitox治療復發或難治性CTCL或PTCL患者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并超過了預定的閾值,具有統計學意義:CTCL患者和PTCL患者中(n=36)的客觀緩解率(ORR)為36.1%(95%CI:20.8-53.8)。CTCL患者組(n=19)的ORR為31.6%(95%CI:12.6-56.6)、PTCL患者組(n=17)的ORR為41.2%(95%CI:18.4-67.1)。
2021/5/23生物谷
9、Science突破:
新型CAR-T有效殺傷實體瘤 不傷正常細胞
CAR-T細胞療法治療血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實體瘤上的應用還存在很多局限性。過表達的腫瘤相關抗原(如EGFR和HER2)是治療性T細胞有吸引力的靶點,但CAR-T細胞可能與表達低水平靶抗原的正常組織發生毒性交叉反應,這種脫靶副作用是阻礙CAR-T發展的一大障礙。
近期,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了一個兩步正反饋電路,即給CAR-T細胞加了一個開關,可讓其根據S型曲線抗原密度閾值來區分靶標,從而避免CAR-T細胞對表達低水平腫瘤抗原的正常細胞誤殺,也為攻克實體瘤提供了一個關鍵性工具。
在該電路設計中,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名為synNotch的受體來檢測HER2抗原表達。低親和力synNotch受體作為一個過濾器,限制轉錄誘導只發生于T細胞遇到高抗原表達靶細胞時。而一旦通過這個初始過濾器,誘導的高親和力CAR就能進行強效的T細胞增殖和殺傷。
研究人員還評估了T細胞電路的設計是否可以實現HER2抗原的密度依賴性識別。結果顯示,一些synNotch低親和力→ CAR高親和力電路T細胞顯示HER2抗原密度超敏感。相比之下,組成型表達高親和力或低親和力CAR的T細胞顯示出很小的密度區分。
2021/5/26生物谷
10、干細胞療法:
有望改變成千上萬糖尿病患者的生活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新方式:保護胰島功能
近年來,間充質干細胞被廣泛應用到糖尿病的治療研究項目中,并取得了積極的臨床效果。關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機制,日前《干細胞轉化醫學》雜志上的研究表明[1],間充質干細胞可以改善胰島的功能,并起到保護的作用。這為人們進一步了解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發現,提高胰島功能活力的一個實驗策略是與間充質干細胞共培養或共移植。大量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具有改善胰島生存和胰島素分泌功能的能力,其再生和抗炎癥特性已經推動了大量關于其作為移植治療佐劑的潛在用途的研究。
間充質干細胞通過分泌因子和細胞接觸依賴機制來調節和抑制先天和適應性免疫細胞,并通過分泌抗炎細胞因子來減輕炎癥反應。間充質干細胞分泌產物包括一系列血管生成生長因子、細胞外基質蛋白和抗凋亡因子。
間充質干細胞有三種改善臨床胰島移植功能的途徑:
v 移植前用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可溶性分泌物,可以保護胰島免受缺氧和炎癥損傷;
v 移植后用間充質干細胞衍生的可溶性因子抑制宿主的固有免疫和炎癥反應;
v 移植前供體細胞或含有細胞外囊泡(ev)的線粒體轉移到功能受損的β細胞
2021/5/28干細胞
11、多發性骨髓瘤新藥!
武田Ninlaro(伊沙佐米)在日本獲批:用于未接受干細胞移植患者的一線維持治療!
武田制藥(Takeda)近日宣布,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已批準擴大口服蛋白酶體抑制劑Ninlaro(ixazomib,伊沙佐米)的適用人群,納入先前沒有接受過干細胞移植、在一線治療后需要維持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
此次批準,基于單藥一線維持治療3期TOURMALINE-MM4(NCT02312258)研究的結果。這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共入組了706例新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MM)、沒有接受過干細胞移植、已完成6-12個月初始治療并獲得部分緩解或更好緩解的患者,評估了Ninlaro作為單藥維持治療與安慰劑相比對無進展生存期(PFS)的影響。
結果顯示,該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安慰劑組相比,Ninlaro組患者PFS取得了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改善(中位PFS:17.4個月 vs 9.4個月;HR=0.659;CI:95;p<0.001)、相當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34.1%。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其起源于漿細胞,這是一種在骨髓中生成的白細胞。正常的漿細胞負責生成對抗感染的抗體,而癌變的漿細胞——骨髓瘤細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并釋放一種名為副蛋白(paraprotein)的抗體,這種抗體會引起疾病的癥狀,包括骨痛、頻繁或反復感染和疲勞、貧血癥狀。這些惡性漿細胞可影響人體的許多骨骼,并可能導致影響骨骼、免疫系統、腎臟、紅細胞計數的一些嚴重健康問題。典型的多發性骨髓瘤病程包括癥狀性骨髓瘤期和隨后的緩解期。據估計,全球約有23萬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每年新增11.4萬確診病例。
2021/5/30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