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27 瀏覽量:0
前言
INTRODUCTION
早在2023年Nature子刊就曾發表過一篇論文,論文中對近年來針對腦腫瘤的NK細胞療法臨床試驗進行了總結。相較于傳統治療方式,NK細胞技術被認為是一種有前途、新穎的腦腫瘤應對方式。

腦腫瘤作為一種嚴重的疾病,通常需要綜合治療來控制病情。目前治療方案通常包括手術、放療以及化療等。對于部分良性腫瘤具有良好治療效果,然而對于膠質瘤、髓母細胞瘤和彌漫性內源性腦橋膠質瘤等惡性腫瘤治療效果不盡理想,且存在不小的復發可能。
腦膠質瘤是人類中樞神經系統中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以高復發率和高死亡率著稱。2022 年,我國腦腫瘤新發病例約 8.75 萬,死亡病例約 5.66 萬,其中膠質瘤占比顯著。
傳統治療手段如手術、放療和化療雖能延長腦膠質瘤患者生存期,但效果有限:膠質瘤的異質性(即腫瘤細胞之間的差異)使其對治療反應不一,而血腦屏障的存在又阻礙了藥物有效到達病灶,導致復發率居高不下,且放化療的毒副反應讓患者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近年來, NK 細胞技術因其獨特優勢成為研究熱點。NK 細胞作為人體先天性免疫系統的 “第一道屏障”,無需提前致敏就能直接識別并殺傷腫瘤細胞,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具有潛力的對抗膠質瘤的方法。

在《臨床腫瘤學雜志》2025 年 3 月第 30 卷第 3 期中,來自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綿陽中心醫院神經科的研究者發表了一篇題為《NK 細胞療法在腦膠質瘤免疫治療中的研究進展》的綜述報告。
該報告系統梳理了自然殺傷(NK)細胞療法在腦膠質瘤臨床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為這一惡性腦腫瘤的應對提供了全新視角。
腦膠質瘤被稱為 “冷腫瘤”,因為它能營造免疫抑制的微環境,減少免疫細胞浸潤。研究發現,如膠質母細胞瘤這種高級別膠質瘤中 NK 細胞的數量比低級別膠質瘤少得多,患者外周血中 NK 細胞比例也顯著低于健康人,這與腫瘤的免疫逃逸能力密切相關。
NK 細胞的 “狀態” 與患者預后直接相關:表面 NKG2D 受體表達量高的患者生存期更長,因為這種受體能識別膠質瘤細胞表面的異常配體,增強殺傷活性;而抑制性受體(如 KIRs)高表達則預示預后不良,它們會削弱 NK 細胞的戰斗力。這些發現為 NK 細胞療法的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
NK 細胞技術前景廣闊,盡管現階段仍有不少難題待解: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作用會削弱 NK 細胞活性;血腦屏障阻礙細胞或藥物到達病灶;NK 細胞體外擴增效率和體內存活時間有限等。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技術的成熟,在不久的未來, NK 細胞技術將更精準、更持久,為膠質瘤患者帶來新的生存希望。
NK 細胞技術憑借其獨特的抗腫瘤機制和臨床潛力,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試驗,每一步突破都讓我們離攻克這一 “腦內殺手” 更近一步。我們期待著細胞技術可以在健康方向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好消息。
【注】文章內容旨在科普細胞知識,進行學術交流分享,了解行業前沿發展動態,不構成任何應用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