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2-21 瀏覽量:0
前言
INTRODUCTION
近期,nature雜志發表題為Hepatocellular senescence induces multi-organ senescence and dysfunction via TGFβ的文章,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肝細胞衰老釋放的因子通過TGFβ通路擴散到肝臟以外的器官,誘發腎臟等器官的衰老和功能障礙,進一步加劇病情。同時,試驗證明阻斷體內 TGFβ通路可抑制衰老傳播到其他器官,從而防止肝臟衰老引起的腎功能障礙。
研究人員構建了一種特殊的小鼠模型(肝臟中缺失MDM2基因)對30236個單細胞轉錄組進行分析,發現當這個基因在肝臟中被切除時,p53在肝細胞內積累,細胞周期抑制因子p21上調(p21是衰老的一個關鍵標志)。通過這些改變,肝臟開始表現出衰老的特征(如β-半乳糖苷酶(SA β-Gal)活性增加),這是衰老細胞的一個常見特征。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衰老的標志不僅出現在肝臟,也擴展到了腎臟、大腦和肺部,表明:由于肝臟的衰老,導致多個器官連帶衰老。器官功能障礙(疾病),與肝細胞衰老的傳遞有直接關系。
肝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同時肝臟疾病的種類也很多,其中由各種肝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病情兇險、發展迅速、預后較差。
目前中晚期肝衰竭治療方法中肝移植被認為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然而,由于肝供體缺乏、免疫排斥反應較強、費用昂貴等等原因,肝移植治療在臨床中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從事臨床及基礎的研究人員去積極尋找其它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是什么引起了肝衰竭?
如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乙肝或丙肝最為常見,也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疊感染引起。
平常感冒經常吃的感冒藥,比如對乙酰氨基酚、芬必得、去痛片,還有中草藥、抗結核藥、化療藥,都可以引起藥物性肝損害,嚴重的時候可以誘發肝衰竭。
如毒蕈中毒、臭米面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
如持續一定時間的心力衰竭、休克所致的肝瘀血、缺氧。
由于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的差異,不同國家肝衰竭病因的差異很大。另外,肝衰竭還與自身免疫缺陷、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健康意識及生活環境等有關,因此我們應該對肝衰竭的預防發生及治療給予足夠的重視,并根據不同的誘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種多能干細胞,可以從骨髓、脂肪組織、外周血、臍帶組織等提取分離,因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潛力、免疫調節能力和低免疫原性等特點,間充質干細胞(MSCs)在肝病治療及肝組織修復再生領域的治療應用受到廣泛關注。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病的機制:
1、分化為功能性肝細胞
定向遷移至受損肝臟后經由肝臟微環境誘導分化為肝樣細胞,填充缺損肝臟組織并發揮功能。
2、免疫調節
受損肝組織中的免疫失調被認為是纖維化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通過分泌多種生物活性因子來抑制血清中的炎癥細胞的功能,抑制免疫細胞對肝臟細胞的攻擊,阻止肝臟持續受損,促進肝臟修復。
3、抗纖維化
在慢性肝損傷中,受損肝臟分泌的促纖維化因子促進肝星狀細胞 (HSC) 的活化和增殖,隨后轉化為肌成纖維細胞。肌成纖維細胞合成細胞外基質 (ECM) 并釋放大量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 (TIMP)-1,可減少ECM降解并最終通過抑制間質膠原酶活性誘導ECM積累。體內和體外實驗表明,間充質干細胞主要通過旁分泌信號發揮抗纖維化作用。
目前干細胞應對肝病方向在臨床研究及轉化上取得了多項成果,包括突破性臨床研究結論、干細胞研究項目備案、項目啟動及招募患者等。2024年3月齊魯細胞首款針對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干細胞藥物獲批IND,成功召開項目啟動會后,并于7月首例受試者入組,過程順利。25年1月2日,齊魯細胞又一項適應癥為慢加急性肝衰竭IND再次獲批。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進一步證實了間充質干細胞在應對肝臟疾病方面的作用,大量臨床前實驗證實MSC可以促進肝臟再生,這似乎是應對肝臟疾病的一種有前途、潛力的方法。
然而,間充質干細胞在臨床中的應用仍存在很大的挑戰,針對不同病理學改變的終末期肝病,對不同年齡、體質、有無并發癥的患者等,如何確定標準化的間充質干細胞種類來源、使用劑量、種植濃度、移植頻次、移植途徑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統一的參考指標。如何保證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在體內保持活性的時間,及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隨年齡增長活性降低等問題,也仍需進一步研究和解決。我們期待著干細胞技術不斷走向成熟,為眾多肝病患者帶來新的福音。
【注】文章內容旨在科普細胞知識,進行學術交流分享,了解行業前沿發展動態,不構成任何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