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2-28 瀏覽量:0

克羅恩病是一種消化道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影響胃腸道的免疫功能。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腸梗阻,伴有發熱、營養障礙等腸外表現,反復發作,不易根治。青少年多見,發病高峰年齡為18~ 35歲,男女患病率相近。研究發現約 25% 的克羅恩病患者伴隨肛周瘺管的發生。

肛周瘺管型克羅恩病(PFCD) 的瘺管形態復雜多變,臨床難以實現瘺管的完全愈合,且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復發。由于破壞了腸道導致炎癥發生,這種炎癥通常會穿入受影響的腸組織各層,并可能形成穿透腸壁的瘺管,瘺管為糞便侵入組織并引起嚴重并發癥提供了途徑,其中瘺管發生的最常見區域是直腸或肛門區域。高復發率和瘺管引 起的并發癥,如繼發性感染、肛周膿腫等,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目前對于此類并發癥,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治療都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法。
即使在手術后,許多患者也只能暫時緩解,臨床上急需治療克羅恩病肛瘺的新策略。
干細胞被寫入
克羅恩病肛瘺相關的專家共識意見
2018年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 》的展望中,認為MSC移植將來也是符合成本—效益的臨床治療方案。
2019年《中華炎性腸病雜志》發表的克羅恩病肛瘺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共識意見中則明確推薦MSC是治療克羅恩病肛瘺的有效方法。

一項在歐洲7個國家和以色列共49家醫院進行的多中心的三期隨機、雙盲、平行、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ADMIRE-CD,NCT01541579)報道了局部注射自體脂肪來源的間質干細胞對CD復雜性肛瘺的療效。該研究共納入212例患者,24周時治療組和安慰劑組癥狀緩解率分別為49.5%和34.3%(P = 0.024),該結果表明干細胞對pfCD患者有一定的作用,且目前尚未見干細胞相關不良反應的報道。
間充質干細胞(MSC)具有下調免疫反應、抗炎和促進組織愈合等功能,給 PFCD 的治療帶來了突破。早在2016 年,西班牙巴塞羅那胃腸病學臨床醫院在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發表的臨床3 期研究結果證明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克羅恩病復雜肛周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案例分享:干細胞與克羅恩病肛瘺
案例一
行業專業期刊《福建中醫藥 》(2023 年 3 月)上一篇題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肛周瘺管型克羅恩病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的綜述報告。
該報告系統評價間充質干細胞(MSC)局部注射治療肛周瘺管型克羅恩病(PFCD)的臨床瘺管愈合率(FHR)及安全性。


該研究指出,近年來,隨著干細胞治療在瘺管疾病中站穩腳 跟,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出現以進一步確認 MSC 治療 PFCD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次 Meta 分析結 果顯示,MSC 在 PFCD 患者的瘺管中起到了減少炎癥、下調免疫反應及促進瘺管周圍組織修復的作用。臨床上常用的生物療法和手術治療常伴隨著 炎癥、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且在治療后一段時間 內復發。本 Meta 分析通過整合 MSC 治療 PFCD 后 在不同隨訪時間對應的 FHR 發現,在注射 MSC 治 療后的 6 個月、1 年、2~4 年的 FHR 無明顯差異,說 明 MSC 治療 PFCD 預后穩定,可使瘺管持久性愈合。除此之外,迄今為止尚無文獻報道與 MSC 治 療 PFCD 相 關 的 不 良 事 件 ,說 明 使 用 MSC 治 療 PFCD 是一種穩定、安全的方式。
案例二
來自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一項研究表明,運用自體間充質干細胞來治療克羅恩病引發的肛瘺具有不錯的療效與前景。在參與臨床治療的患者中,83%獲得了完全臨床緩解,療效突出。

該項研究證明了間充質干細胞在治愈頑固性克羅恩病引發的肛瘺中是安全并且有效的,也給未來治療克羅恩相關的腸瘺、直腸陰道瘺等相關并發癥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未來展望
整體來看,干細胞試驗在患者數量和隨訪方面的相對穩健性,為克羅恩病肛周瘺的方向的應用打開了大門。現階段羅恩病肛周瘺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其治療也是臨床面臨的一大困擾。
隨著科研的進步發展,干細胞作為CD的一種新型理想臨床應用方式,其免疫調節、多向分化以及抑制炎癥反應等功能可以在CD的臨床應用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雖然干細胞現有作為一種新的臨床應用研究方向,其愈合的標準、注射的劑量與方式、安全性與有效性的保障,以及質量監控的標準等方面亟需解決,但是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研究的深入,干細胞的臨床應用會給CD患者帶來曙光。
【注】文章內容旨在科普細胞知識,進行學術交流分享,了解行業前沿發展動態,不構成任何應用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