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4 瀏覽量:0

這段時間掛在熱搜上的“呼和浩特大量哮喘鼻炎患者排隊就診”,使得雷暴哮喘受到了廣泛關注。

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是指在雷雨天氣中或緊隨其后出現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多發生在花粉季節,可表現為局部地區哮喘的大規模爆發,癥狀輕至重度不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近些年,陸續在全球范圍內均有雷暴哮喘事件的相關報道。最大范圍的一場災難性的雷暴哮喘事件發生于201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也正是這次爆發,使得雷暴哮喘這一少見的因氣象因素誘發哮喘的流行事件真正地引起了全球醫學界的重視。
大部分患者癥狀出現時處于戶外,或處于窗戶打開狀態的室內,這可能與花粉暴露增加有關。花粉以及霉菌致敏或過敏史、過敏性鼻炎,尤其是中-重度過敏性鼻炎、未使用預防藥物的哮喘、雷雨天氣時處于戶外均為雷暴哮喘發作的危險因素。
關于哮喘
哮喘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氣道異質性炎癥性疾病,涉及多種細胞(包括嗜酸性粒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參與。這些細胞釋放的炎癥因子會促進氣道黏液分泌增加和杯狀細胞化生。此外,上皮細胞的損傷和支氣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會導致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重塑的發生。

哮喘的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呼吸短促、伴或不伴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常表現為可變性呼氣氣流受限。癥狀和氣流受限的強度隨時間呈特征性改變。
目前全球患哮喘人數將近3億,隨著患病率的上升,3年后患病人數預計將增加1億。我國哮喘患者約占全球 1 /10,20歲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4.2%,并且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哮喘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炎性疾病。目前我國哮喘控制水平不佳,城區哮喘控制率僅為28.5%。
MSC-Ev發揮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作用
MSC在COPD、哮喘、特發性肺衰竭等呼吸道疾病中得到廣泛研究,是肺損傷再生的有力候選者。此外,已證實MSCs的益處主要與其旁分泌因子相關,特別是細胞外囊泡(EVs)[1, 2]。
有文獻報道,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Ev在保護新生大鼠對缺氧誘導的肺損傷方面與親代間充質干細胞一樣有效。有學者研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源外泌體能夠促進MSCs向炎癥部位遷移,并協助 MSCs 在哮喘中發揮治療作用,證實了 MSCs 外泌體具有免疫調節特性,未來可能作為治療哮喘的新方法。

臨床上,使用Ev作為分子貨物傳遞microRNA和蛋白質的臨床試驗已經在一些疾病領域展開。間充質干細胞(MSC)來源的Ev顯示了它們對包括急性肺損傷在內的器官損傷的治療作用。它其實是對干細胞特定分子的轉移,包括miRNA,生長因子,完整的新鮮線粒體[3],已被廣泛報道為各種肺部疾病的潛在治療手段。
MSC-Ev治療哮喘的作用機制
1·改善Th1/Th2失衡
傳統觀點認為 Th1/Th2失衡是哮喘發病的主要原因。
慢性氣道炎癥發生時,細胞因子IL-1β、IL-4、IL-5、IL-6、IL-13、TNF-α等大量分泌,激活了B淋巴細胞IgE的分泌,從而刺激了氣道中腺體細胞粘液的大量分泌,使得變態反應加劇。
Cruz等研究表明,全身注射人源和鼠源間充質干細胞的外泌體可以改善曲霉菌絲提取物誘導的過敏性氣道高反應、肺部炎癥和小鼠的抗原特異性CD4+ T細胞Th2/Th17表型[5]。Du等研究發現,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能通過上調PBMC中IL-10和TGF-β的表達水平,進而促進調節性T細胞的增殖和免疫抑制能力[6]。
2·改善Foxp3 + Treg/Th17 失衡
現已有研究證實Foxp3 + Treg/Th17 失衡也參與了哮喘的發生發展。Foxp3+ Treg在維持自身免疫耐受中發揮重要作用。Th17特異產生的IL-17,可誘導中性粒細胞在局部的募集和活化,上調Th2細胞調控的嗜酸粒細胞炎癥,與氣道炎癥和高反應性密切相關。
臨床研究發現,在重度激素抵抗型哮喘(SSRA)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發現IL-17、IL-6, IL-1β和IL-8炎癥因子表達水平增高,并且IL-17與重癥哮喘患者氣道高反應性成正相關[7]。林穎等人研究發現 BMSCs 源外泌體處理組小鼠的脾組織 Foxp3 + Treg、Foxp3 + Treg 上 CTLA-4和PD-1高表達,并且外泌體處理組EOS、MONO、巨噬細胞、IL-13、IL- 17顯著低于哮喘模型組,而與 Foxp3 + Treg 相關的IL-10水平則明顯升高,證實了 BMSCs 源外泌體可以抑制哮喘小鼠氣道炎癥反應,逆轉哮喘小鼠 Foxp3 + Treg / Th17 失衡[8]。
3·修復氣道上皮細胞
另外,EMT參與了氣道重塑過程。哮喘病人的氣道中未分化上皮細胞的數量顯著上升,一般認為是因為氣道上皮細胞受損后,在嘗試修復時,上皮細胞的一些信號激活了基質細胞的增殖,同時導致部分再生的上皮細胞的分化程度下降,從而發生表型變化,轉化成肌成纖維細胞,這一過程稱為EMT。
據報道,外泌體對哮喘大鼠的氣道EMT過程有緩解作用,主要標志蛋白Vimentin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而E-cadhering有所增加,從而減緩氣道上皮細胞損傷。
綜上所述,哮喘發病因素多樣,發病機制復雜,患病率高且逐年增長,一旦患病,終身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但現有的治療方法只能緩解,不能根治哮喘,且截止到目前為止關于外泌體治療哮喘的研究較少,因此探究外泌體對于哮喘的治療效果有不可限量的前景。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