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20 瀏覽量:0

世衛組織最新公布數據表明,全球每年有880萬人死于癌癥,占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六分之一。每年有1400多萬新發癌癥病例,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100多萬。對于大多數癌癥而言,隨著年齡增長,患癌風險會大大增加。而且,男性的癌癥發病率遠高于女性。
一直以來,一些主流觀點認為癌癥發病率隨年齡增長上升,是因為細胞中基因突變累積(通常是5-6個)。近日《PNAS》期刊的一篇最新文章提出來不一樣的推測:衰退的免疫系統才是引發癌癥發病率增加的更重要因素。而且,這一理論還可以解釋男性患癌率高于女性的現象。

來自于鄧迪大學的Thea Newman教授課題組和赫瑞?瓦特大學、愛丁堡大學、法國Curie學院的科學家們合作發現:衰退的免疫系統是導致癌癥發病率增加的最重要原因。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預防癌癥的關鍵可能在于免疫系統。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免疫細胞的多樣性在逐漸減少,40歲后,免疫細胞活性和數量衰減加速。70歲,免疫細胞活性和數量只有20歲時的1/10。免疫細胞的數量和質量每天都在不斷下降。

衰老免疫細胞的影響
早在1962年,Walford提出免疫衰老學說認為,免疫功能的衰退是造成機體衰老的重要因素。免疫器官老化、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減弱,感染性疾病、腫瘤發病率、死亡率逐漸增高。

衰老對 T 細胞的影響
T細胞是免疫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多種免疫功能,如產生細胞因子、參與特異性免疫應答、清除病原體、衰老細胞、突變細胞以及癌細胞,是人體中為抵御疾病感染、腫瘤而生的警衛隊。因此T細胞的數量功能及多樣性對抵御癌癥至關重要。

25歲后,隨著年齡的增加,T細胞的多樣性隨之下降。T細胞的多樣性越高,則意味著能夠殺滅各種細胞病原體的種類越多,隨著年齡的增加,T細胞多樣性降低,無法消滅相應的病原體,疾病發病率也就隨之增加。
衰老對 B 細胞的影響
B細胞,來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成熟的B細胞參與人體的體液免疫,在抗原刺激下可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可合成和分泌抗體(免疫球蛋白),殺滅病原體及細胞。
研究發現,衰老也會影響B細胞的質量和數量。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B細胞百分比數量下降,抗體類別轉化重組缺陷。不僅如此,記憶B細胞數量增多,導致了老年患者慢性炎癥的發生。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免疫效果明顯下降。面對相同的病原體,發揮作用的B細胞數僅及年輕時的1/10~1/50。例如,接種流感疫苗后60~74歲組的血清陽性保護率為41%~58%,75歲以上的陽性保護率下降到29%~46%。
衰老對NK細胞的影響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即NK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不僅與抗腫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有關,而且參與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病的發生。
在面對癌細胞時,NK細胞可以直接識別并殺死癌細胞,因此也被稱為人體抗癌第一道防線。
研究發現,NK細胞的數量及功能在40~50歲后顯著下降。NK細胞的功能逐漸減弱,癌癥發病率卻隨之增加。在對日本中年及老年人隨訪11年后顯示,NK細胞的活性和功能與腫瘤組織的大小、轉移以及不良預后息息相關。

細胞存儲守護免疫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免疫系統將不再活力充沛,免疫力的弱化可能會使得慢性疾病甚至癌癥的出現,免疫力的重要性足以可見。
那么如何保護自身的免疫力呢?
除了日常生活中減少熬夜、煙酒等不良習慣之外,保護免疫力的還有一個可以參考的渠道,就是及時存儲我們健康有活力的免疫細胞,為自己準備了一個強大的、充滿生命力的“免疫力后備庫”,儲值健康財富,在自己對于免疫力有需求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啟用我們的“后備庫”來去抵抗外界對于健康的侵擾。
目前,齊魯細胞采用先進的細胞存儲技術,您可以將健康的免疫細胞種子“保鮮”在占地面積900㎡的5G智能全自動化深低溫液氮儲存庫—齊魯細胞庫:

“預留健康細胞,收獲美好未來”~
齊魯細胞庫愿為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詳詢可致電官方客服熱線:400-072-9958。

△齊魯細胞形象代言人-影視明星王艷
【參考文獻】
[1] Irvine DJ, Maus MV, Mooney DJ, Wong WW. The future of engineered immune cell therapies. Science. 2022;378(6622):853-858.
[2]CLEGG A,YOUNG J,ILIFFE S,et al. Frailty in elderly people[J]. Lancet,2013,381( 9868) : 752-762.
[3] MAJID Z,WELCH C,DAVIES J,et al. Global frailty: the role of ethnicity,migration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J]. Maturitas,2020,139: 3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