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12 瀏覽量:0
- T A
L K -

IMPORTANT GUESTS
名醫專訪
—
日前,鳳凰網山東對話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鹿全意,針對細胞治療在血液系統疾病中的應用進展及未來展望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Mr.
鹿全意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主任 博士,主任醫師
·廈門大學醫學院 博士/博士后導師
·中國腫瘤防治聯盟福建省淋巴瘤委員會 主委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學會干細胞移植學組副主委
·中國老年醫學會 骨髓瘤專委會委員
·福建省干細胞臨床專家委員會委員
·廈門市醫師協會血液分會 會長
血液病是指原發于造血系統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而出現血液異常改變的一類疾病,患者常以貧血、出血、發熱為主要特征。據鹿全意介紹,血液系統的常見病大概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血液腫瘤,包括骨髓瘤、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等各種類的白血病;另一部分包括貧血和一些出血性疾病等。目前,血液科常見的血液病的治療主要是血液腫瘤的治療。
細胞療法助力血液病的臨床治療
間充質干細胞在血液病的治療中應用非常廣泛,可以促進造血的恢復,進行免疫調節;CAR-T免疫細胞治療是通過CAR-T細胞的輸入,治療包括白血病和淋巴瘤在內的一些反復復發、難治的血液腫瘤。“現在這兩種療法在我們血液科里還是非常常見的。間充質干細胞價格比較低廉,使用范圍比較廣,我們主要使用于干細胞移植。在移植過程中或者是化療后,促進造血干細胞恢復。免疫細胞是針對一些移植后復發,或者年齡較大不耐受強化療的病人,比如NK細胞這一類細胞,價格比較昂貴,使用起來有嚴格的定義。”鹿全意主任說。
據鹿全意主任介紹,間充質干細胞和免疫細胞在血液移植方面有一定優勢。“細胞免疫治療首先就是從血液病領域興起的,目前臨床數據較多、治療效果較好。其次是,目前血液科的細胞治療主要應用于干細胞移植領域,配合干細胞移植。因為干細胞移植本身就是一種細胞治療,我們在這個細胞的基礎上,加入間充質干細胞、NK細胞等進行聯合治療,能夠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條件或減少并發癥,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據了解,干細胞移植配型相合的概率較低,現在臨床上的移植大部分為不相合,甚至半相合移植。因此需要加入間充質干細胞因素,來改善植入效果、促進造血恢復、減少移植并發癥的產生。針對移植后期出現的慢性排斥反應,間充質干細胞也有顯著的療效。
CAR-T療法:血液腫瘤臨床應用的新選擇
“CAR-T免疫細胞療法由于價格比較高,目前主要用于難治復發的腫瘤。據我們使用的結果來看,效果也不是非常的滿意。所以現在專家們就大膽的把這些治療推廣到一線,就是病人治療之初就可以采用CAR-T治療,這樣的效果就比較好。”鹿全意說:“目前我們使用的CAR-T免疫細胞,特別是來自于齊魯細胞的CAR-T免疫細胞,療效比較好,價格比較便宜,患者能夠接受。目前,我們把CAR-T治療手段前移到一線,甚至前移到首次復發的時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鹿全意主任表示,目前血液腫瘤的檢測手段越來越先進,之前針對血液腫瘤的早期復發、疾病的殘留、化療效果不好等情況沒有太好的辦法。現在CAR-T細胞相對經濟可行、副作用較小、療效較好,目前CAR-T免疫細胞療法在血液科的運用還是非常廣泛的。
未來展望
細胞療法任重道遠,滿載希望
針對于細胞療法,鹿全意主任表示:“血液腫瘤的主要治療方式目前包括放療、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其中干細胞移植是一個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有些病人不適合化療,也無法完成干細胞移植。”鹿全意說:“現在除了這種方法,我們嘗試了新型的免疫治療,包括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包括CAR-T免疫細胞治療。這兩種方法的出現為血液病的治療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徑。能夠挽救許多比如年齡較大或身體條件較差等不適合接受移植,接受化療的病人,給這類病人帶來了希望。”
傳統的療法以及CAR-T細胞治療和基于NK細胞的免疫治療等細胞免疫治療方法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等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細胞免疫治療有望進一步改善現有的血液系統腫瘤的治療模式,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帶來更多治療方式的選擇和治愈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