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4-23 瀏覽量:0

外泌體引起轟動是有充分理由的。
根據皮膚科醫生Leslie Baumann 博士的說法,最強大的抗衰老活性物質,如肽和生長因子,在性能上存在缺陷。大多數肽大于 500 kDa(一個分子質量單位),因此它們不能進入皮膚。
許多高檔護膚品牌也吹捧生長因子對皮膚的好處。它們可能是不那么安全的,例如EGF。再者外泌體在保持肌膚年輕態同時,相對于使用一些生長因子,也不會有出現炎癥等相關的風險[1]。
另外,即使您選擇想去使用外泌體護膚品,在您對其中一種含有外泌體的護膚產品感到興奮之前,請做好功課,這個可不只是看配料表含有外泌體成分這么簡單哦~
外泌體知多少?
外泌體是在細胞內形成的微小囊狀結構,由雙層卵磷脂膜包裹,直徑約30-150nm。作為一種活細胞分泌的亞細胞成分,外泌體中含有細胞特異的蛋白、脂質和核酸,能作為信號分子傳遞給其他細胞從而改變其他細胞的功能,起到調節細胞狀態與功能的作用。

△外泌體的結構模式
2013年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1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2名美國科學家1名德國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內部囊泡運輸調節機制。
諾獎委員會這樣描述外泌體的重要性:“沒有囊泡運輸的精確組織,細胞將陷入混亂狀態”。
NewBeauty 雜志將外泌體描述為“下一代干細胞療法”。

△圖片來源:NewBeauty雜志相關報道
怎么選擇外泌體產品
除了含量以外,還要了解哪些內容去判斷外泌體產品是不是“靠譜”呢?
看外泌體來源
外泌體的作用因外泌體的來源而異。用于皮膚治療的外泌體通常來自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等。
細胞的來源決定了外泌體的活性和功能性,以齊魯細胞外泌體產品為例,我們就是以標準化、良好表征,經過中檢院質量復核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作為外泌體制備的種子細胞。科學研究發現,來自間充質干細胞的外泌體具有較好的免疫調節和促進組織再生功能,已有臨床試驗將其應用于再生醫學和抗炎治療。

外泌體提取方法
提取的方式不同,會直接影響外泌體的完整度和純度。這是判斷外泌體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的一個重要依據。
所以在選擇外泌體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有實力正規的公司生產的。齊魯細胞的外泌體基于標準化細胞培養條件,自主研發了臨床級外泌體分離純化工藝,處理通量高、分離時間短、雜質去除率高。透射電子顯微鏡、蛋白標志物檢測、納米流式檢測以及NTA檢測結果顯示,齊魯細胞的外泌體產量和純度,均為行業前列水平。
干細胞來源外泌體的優勢
體積小
納米粒子大約是細胞大小的1/200,可以穿透一般毛細血管的細胞間隙到達目標,因此可以很好地被人體利用。
免疫反應程度低

肌膚修護和保持年輕態
衰老的三大主要原因就是細胞損傷、細胞營養不良、細胞失活,因此如何促進細胞新生是保證肌膚年輕態的關鍵所在。齊魯細胞立足科技創新,專注于打造細胞衍生品優秀品牌—肌因世家,其CECF+C-CODE系列產品含多種細胞因子、氨基酸、外泌體等成分,通過小分子直達肌底,深層補充肌膚所需營養與能量,維持肌膚的免疫穩態,識別、定位細胞損傷,喚醒皮膚自身的修護能力,增強皮膚的彈性,使肌膚恢復年輕活力感。

免疫調節功能
干細胞外泌體對多種類型的免疫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包括樹突細胞、T細胞、B細胞和巨噬細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干細胞外泌體應用于治療衰老相關疾病的臨床研究將越來越多,干細胞外泌體在幫助保持年輕態方面也將取得更大的突破。

外泌體美好的前景展望
近年,外泌體研發賽道熱度不降,各家研究機構和公司/企業紛紛躬身入局,有關外泌體載藥、診斷、免疫療法等方向的文章陸續發表在 Science、Nature 等各大頂刊,生命科與基礎醫學研究的一大新星已然是外泌體研究的地位。
據不完全統計,4月份國內新出的細胞外囊泡/外泌體領域論文不完全統計有282篇。

△ 國內外外泌體文章發表數量(圖片來源:產業研報)
外泌體這座“金礦”,綻放出來的潛力獲得了廣泛持續的關注,除了文章里面提到用在保持肌膚年輕態的方面以外,外泌體在臨床的應用范圍也隨著醫學的發展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運用,譬如傷口愈合、抗衰老、毛囊恢復、中風、肌肉骨骼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等。
目前雖然外泌體的臨床實際投放應用還在起步的初級階段,但是隨著人們對外泌體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其前景不可估量。
參考文章:
[1]《Happi》Exosomes in Regenerative Skin and Hair Therapy
[2].間充質干細胞來源外泌體對免疫功能調控的作用與應用前景[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9, 23(17):2762-2769.
[3]Ultravioletradiation-induced skin aging: the role of DNA damage andoxidative stress in epidermal stem cell damage mediated skin aging [J].StemCells Int, 2016, 2016; 7370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