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26 瀏覽量:0


2010年10月參加工作起,她把10米車廂當成自己的“家”,把乘客當成自己的“家人”在擔任公交駕駛員的10年里,孟苓菲堅持從小事做起,從乘客關心的事做起,用心為乘客服務。每個早班,早晨不到5點,孟苓菲就來到車隊,利用提前到崗的時間,她打掃車輛衛生,檢查、維護車輛性能狀況。孟苓菲還有一個“綽號”叫做“微笑姐”。運行中孟苓菲始終堅持把微笑貫穿于為乘客服務的全過程。正是她的這種堅持,讓微笑服務不單單是一種表情,更是一種感情。她的微笑感染了很多乘客。
專訪丨孟苓菲:情暖“十米車廂”
Exclusive Interview

近日,齊魯細胞免疫細胞儲存公益·“最美奮斗者”行業代表系列活動特邀濟南公交公司南部公司六隊 k155路駕駛員孟苓菲進行專訪對話:
1、逐夢前行,成為公交駕駛員是年幼的夢想
記者:您擔任公交駕駛員大概有幾年時間?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從事這個職業呢?
孟苓菲:從2008年開始學習到正式成為駕駛員,差不多接近11年的時間。 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有一個夢想,有的想成為老師去澆灌祖國的花朵,有的想成為一名人民子弟兵保衛國家,還有的想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而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上學的時候每天要乘坐公交車,當時有一位留著板寸的女司機十分英姿颯爽,同時她的熱情服務感動了我,從那時候,就決定長大了要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
2、生命至上,用心竭誠為乘客服務
記者:這10年中,有沒有發生過讓你特別難忘的事情呢?
孟苓菲:難忘的事情有很多,因為畢竟從事這個職業有十幾年之久,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2018年6月的一天,當時我駕駛155路公交車到了(濟南)南苑小區北門的時候,突然聽到車廂內有位男士喊“救命!”,我當時立即拉住手剎往后看,走到車廂中部,看到那位男士臉色發青,渾身冒冷汗,我隨即決定駕駛公交車直奔省立醫院南院,跑到急診室推出擔架,和醫生一起把他送去緊急搶救,最終是脫離了生命危險,這件事讓我認為在任何時候都要以乘客的生命至上,雖然在整個過程中一直在著急的奔跑,但能看到乘客轉危為安,我內心是十分欣慰的。
3、責任心是工作給予的美好饋贈
記者:這個職業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或者改變是什么呢?
孟苓菲:濟南公交作為泉城的一張明信片,也是市民的腿,我們作為公交駕駛員,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普通的市民,外地的游客,甚至還有外國的的友人,我們時刻都要以一名優秀的駕駛員形象展示在他們面前,我在工作的十幾年當中,從一個大大咧咧的假小子,也是變的更加嚴謹,更加細心,更加有責任心,這也是工作給予我的一份美好饋贈。
4、微笑不單是一種表情,是和乘客之間的感情
記者:“微笑姐”這個稱號是怎么由來的?
孟苓菲:微笑服務是我們公交企業的一項服務理念,一開始并不是特別的適應,當時認為公交司機就是每天把乘客安全的送達目的地,我駕駛155路也很多年了,每天都有一些固定的乘客,上車會相互打招呼,久而久之,我的每一個微笑服務會換來乘客更多的關心、問候和微笑,讓我感受到微笑服務不單單是一種表情,更是一種感情,我自己的座右銘是“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微笑可以讓任何事情變得更加美好 。
5、誠心暖心服務,作泉城人民的專職司機
記者:對未來有什么期許?
孟苓菲:希望企業越來越好,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給乘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溫馨的乘車環境,用我們暖心誠心的服務,讓乘客更加的舒心和放心,當好我們泉城百姓的專職司機,把城市的明信片窗口擦得更亮,現在也是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生活,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乘客,選擇我們公交出行。
免疫細胞儲存公益項目:為健康發聲
Public Welfare Program

2021年11月23日,濟南公交公司南部公司六隊 k155路駕駛員孟苓菲作為免疫細胞儲存公益項目參與者受邀來訪齊魯細胞,實地參觀了無限人生·生命科學體驗中心及5G智能全自動化深低溫細胞儲存液氮庫—齊魯細胞庫、細胞中心實驗室,深度了解免疫細胞及健康儲存。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為保證乘客健康安全,作為公交駕駛員加班加點對車輛進行360度無死角的消殺消毒,保持開窗通風,到目前為止實現了公交零感染,孟苓菲坦言,這也使她更加認識到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此次參與齊魯細胞免疫細胞儲存公益活動,希望能夠與大家一起為健康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