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28 瀏覽量:0

No.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病毒、酗酒、肥胖、飲食、藥物等可能引發肝炎、酒精肝和藥物肝等肝病,并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等。肝病的種類按照發病機理一般可以分為病毒性肝炎、代謝異常性肝病、酒精性肝損害、藥物性肝損害和自身免疫性肝損害等5大類,其中病毒性肝炎是常見的也是危害大的一類肝病。
病毒性肝炎指的是由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臟病變,該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面廣泛、發病率較高等特點,肝炎病毒通常分為甲、乙、丙、丁、戊型。

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不適與肢體乏力等,對病毒性肝炎如果控制不佳,部分患者容易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No.2、我國已成“肝炎大國”!
病毒性肝炎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報告病例數較多的乙類傳染病。2020年上半年我國病毒性肝炎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達65.4萬例和319例,2019年病毒性肝炎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為128.7萬例和575例。

數據來源:疾病預防控制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No.3、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
#甲肝和戊肝
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發流行;
#乙肝和丙肝
主要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例如,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醫療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須刀和牙刷;與感染者進行無保護性行為;攜帶病毒的孕產婦可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丁肝
傳播途徑與乙肝相似,與乙肝病毒同時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能感染。
No.4、如何預防病毒性肝炎
疫苗是預防乙肝的首選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后,約80%-95%的人群可產生免疫能力,保護效果可持續20年以上。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原發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種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發性肝癌的發生。丁肝病毒只有與乙肝病毒同時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能發生感染,因而接種乙肝疫苗還可預防丁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種3針。1992年開始實行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策略,2002年起我國實施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的策略,第1針應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并完成全程接種。
防止“病從口入”
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可預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
甲肝疫苗已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對18月齡兒童給予免費接種甲肝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劑,滅活疫苗間隔6個月接種2劑。接種甲肝疫苗可有效預防甲肝。
戊肝疫苗已經研制成功。
切斷傳播途徑
丙肝目前雖然無法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但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切斷其傳播途徑(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潔醫療行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No.5、干細胞為干預肝炎提供新思路
肝炎患者不治療或治療效果較差,該疾病將會發展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藥物干預是肝炎傳統干預手段,但預后較差,效果不理想。而病情嚴重時則需進行肝移植手術,但因供體缺乏,且治療費用較高限制了廣泛推廣,因此,尋找新的有效干預肝炎方法迫在眉睫。
由于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調節,歸巢等一系列特點,干細胞療法已成為多種疾病的有效療法之一。近年來,干細胞療法對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等臨床干預均取得良好效果。根據近期的實驗研究,干細胞治療已顯示出改善肝功能的潛在療效,或為干預肺炎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