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13 瀏覽量:0
免疫細胞與癌癥

2021跨年之日,《送你一朵小紅花》引爆觀影熱潮,開放首日輕松突破5億票房。強勢的票房走勢與高漲的人氣背后,是兩個抗癌家庭的艱辛歷程,是癌癥復發威脅下主人公的自我救贖。
用溫情講述現實故事,不得不讓每個活在當下的普通人在感動之余,重新審視和直面思考“癌癥”這個人生逃不掉的命題:
癌癥真的是不治之癥嗎?
我們離癌癥究竟有多遠?
韓延導演從此前廣受好評的《滾蛋吧!腫瘤君》,再到如今口碑強勁的《送你一朵小紅花》,一直積極關注抗癌題材。

癌癥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現實中很多人正在與癌癥抗爭。在中國,2020年新發癌癥457萬余人,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其中,消化道癌癥(結腸癌、胃癌、食管癌)新發病例數為136萬余人,死亡人數據統計累計超過96萬人次。(*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

2020年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前十的癌癥分別是:肺癌82萬,結直腸癌56萬,胃癌48萬,乳腺癌42萬,肝癌41萬,食管癌32萬,甲狀腺癌22萬,胰腺癌12萬,前列腺癌12萬,宮頸癌11萬,這十種癌癥占新發癌癥數占新發癌癥的78%。
癌癥發病率高,但治愈率卻相對較低。這組驚人的數字無一不在警示我們健康生命的重要性,那么我們面對癌癥真的束手無策嗎?
其實不然,及時改正生活中不良習慣的能夠極大程度有效的預防癌癥發生。
健康生活預防癌癥“年輕化”

一朵小紅花,獎勵因患癌喪氣而進步的男主,同樣也成為獎勵積極面對癌癥的所有群體,在這個真實的故事里我們明白,面對癌癥,投降沒有任何意義,只有積極應對才能獲得更多可能。
近年來,研究發現癌癥越來越“年輕化”,歸根于年輕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所導致。醫學刊物《CA》曾刊發過一篇可控性因素(后天不良習慣等)與癌癥發生和死亡的相關性文章,其指出日常生活中被大家忽視的不良習慣對癌癥造成的致命影響。

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加了細胞突變的幾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免疫系統有著抑制和破壞作用,這簡直就是誘發癌癥的直接“導火索”。
“多休息少熬夜”、“注意飲食營養均衡”、“注意改善不良習慣”……對于很多人來講,以上這些“警世恒言”似乎已經倒背如流,不良習慣所帶來的危害也都眾所周知,但由于工作壓力,交際應酬等各方面迫不得已的原因就是改不了。
其實能夠真正戰勝病魔的,還是要依靠醫療科技的進步。
免疫應用為癌癥患者送上小紅花

基于細胞層面的生物科技發展成為新的曙光,而細胞免疫細胞應用也被寄予厚望,被譽為是攻克癌癥的“終極武器”。
01、人體內的“免疫”大戰
人體是非常精密且復雜的機體,并不是說每天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就一定不會患癌。但是也不用慌張,因為我們還有強大的免疫系統。
一個正常人,每天會因各種原因產生6000個左右的癌細胞,而人體的免疫細胞則負責消滅癌細胞。
02、免疫細胞殺傷腫瘤
醫學上,以NK、CIK為例的廣譜性殺傷免疫細胞在對抗癌癥的第一道防線中扮演關鍵角色。免疫細胞有兩方面抗癌作用,一是對腫瘤細胞的直接殺傷,通過釋放后穿孔素和顆粒酶或通過死亡受體殺死腫瘤細胞;二是它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扮演免疫系統的調節細胞角色,激活T細胞等的殺傷作用。

以CAR-T細胞應用為主的靶向免疫應用更是成為21世紀癌癥治療革命史上的璀璨明珠,其優勢在于利用免疫系統達成對腫瘤的高度專一、持久性以及高效率的治療系統。
03、儲存免疫細胞是“明路”
免疫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為了保證我們的生命健康,每時每刻都在與數以億計的細菌、病毒等戰斗。
經過對健康人、實體瘤患者以及血液瘤患者的免疫細胞分析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加,免疫T細胞不僅大幅衰老,且多樣性逐漸減少。40歲后,更是加劇了衰老和多樣性減少的速度。
但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我們也有了逆轉“未來”的可能。沒錯,那就是提早儲存免疫細胞,為健康儲值!

在自身狀態較好時將優質健康的免疫細胞使用先進凍存技術儲存在齊魯細胞·濟南細胞組織庫,一旦機體免疫系統需要,立即復蘇細胞應用體內,直接殺傷腫瘤細胞或病毒感染細胞,幫助機體調理免疫系統,獲得天然“疾病抵抗力”,預防腫瘤增強免疫力同時抗擊癌癥。
“預留健康細胞,收獲美好未來”,齊魯細胞愿為您的健康生命保駕護航,攜手開啟無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