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3 瀏覽量:0
01、未來五年干細胞治療行業將快速發展!
根據全球知名調研機構Technavio發布的報告,全球干細胞治療市場有望在2020年至2024年間增長5.8億美元左右,預計將以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報告指出,推動全球干細胞治療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是人們對干細胞治療的認識不斷提高。
中上游:干細胞存儲市場復合年增長率近10%;
下游:干細胞的臨床需求持續增加;
全產業:全球市值將達2700億美元。
全球干細胞市場包括上中游的干細胞存儲制備以及下游的臨床應用。根據全球透明市場研究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到2025年底,全球干細胞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705億美元,近8年全球干細胞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13.8%。
來源:2020年8月3日 干細胞
02、中國科學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細胞》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許琛琦團隊、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黃超蘭團隊和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教授惠恩夫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該研究從T細胞信號轉導的基礎研究出發,發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

許琛琦團隊致力于T細胞的功能調控研究,前期發現TCR、PD-1等關鍵受體的信號調控機制并發展了基于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法。最新研究中發現,在臨床上目前使用的28Z CAR中整合入CD3ε,可以降低細胞因子分泌,并促進細胞生長和存活,整體提高其持續性。
目前,該研究處于小鼠實驗階段,鑒于其在血液瘤和實體瘤治療中展現的良好應用前景,科學家們將繼續探索,爭取早日將試驗成果應用于臨床。
來源:2020年8月4日 生物谷
03、世界首例!37歲男子腎移植回輸間充質干細胞,現已無需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一位患有終末期腎病的37歲男性,接受了活體供體腎移植,并參與了一項自體體外擴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前輸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試驗研究。
在器官移植前一天,患者接受了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輸注,并在器官移植后的六天內,每天靜脈接受低劑量的兔抗胸腺細胞球蛋白輸注治療。
經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輸注后,患者器官移植后的腎功能迅速恢復,且在移植后 2 年功能穩定。兩年后的血液檢測結果顯示,患者對新腎臟產生了耐受性,患者所服用的抗排異藥物在大約五年的時間里也逐漸減少,直到完全停止服用。
截止到研究人員提交論文時,患者已經 18 個月沒有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世界首例通過間充質干細胞(MSC)治療受益的器官移植患者,也為 MSC 成為解決人體器官移植排斥問題的有效方法提供了證據。
來源:2020年8月5日 干細胞
04、干細胞、免疫細胞治療收費政策!
8月12日-8月17日,2020西普會在海南博鰲舉行。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劉哲峰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樂城有一句口號:我們在全世界尋找希望的種子,就是為了中國患者解決他們最關鍵的用藥診療需求。樂城先行區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創新惠民政策,包括國際藥械技術的‘特許醫療三同步’、真實世界臨床數據研究轉化、帶藥出園政策、醫療藥品監管二合一、全球特藥保險等。未來樂城先行區將繼續引進國際先進的創新藥械,同時吸引國內外大型醫療機構入駐,加快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轉化運用,設置特醫食品保健品免稅店等,打造世界頂級的醫學聚集區和醫療旅游目的地。”
劉哲峰副局長說:“成熟的細胞治療技術經過批準以后、經過專家審定以后、備案以后可以公開收費”

來源:2020年8月5日 干細胞
05、關于公開征求《人源性干細胞及其衍生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組織起草了《人源性干細胞及其衍生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以期為藥品研發注冊申請人及開展藥物臨床試驗的研究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南。

來源:2020年8月2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06、干細胞新藥來了!
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新藥獲批上市銷售!
印度孟買2020年8月24日 -- 西普拉公司(Cipla Limited)(簡稱“西普拉”)今天宣布,該公司的合作伙伴Stempeutics Research Pvt. Ltd獲得了印度藥品管理總局(DCGI)的監管批準,在印度推出Stempeucel。該產品旨在用于治療伯格氏病(Buerger's Disease)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周圍動脈疾病引起的嚴重肢體缺血(CLI)。
Stempeucel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于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是第一個在全球范圍內獲批用于嚴重肢體缺血治療的干細胞產品。源自從健康成人自愿捐獻者骨髓中分離出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該產品通過減少炎癥、刺激側支血管生長和修復受損肌肉,減輕疼痛、愈合潰瘍和挽救患肢,直接解決嚴重肢體缺血疾病的根本原因。該產品通過肌肉注射注入小腿肌肉區域和潰瘍部位周圍。
來源:2020年8月25日干細胞
07、重磅!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抗癌療法—CAR-haNKs細胞療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立耳聾和其它交流障礙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自然殺傷免疫細胞進行工程化修飾,使其不僅能夠殺滅小鼠機體的頭頸癌腫瘤細胞,還能降低免疫抑制性髓樣細胞的水平,免疫抑制性髓樣細胞能促進腫瘤躲避宿主機體的免疫反應。
這種工程化的細胞療法能作為一種可替代的療法來治療此前使用免疫療法(基于T細胞的激活)失敗的癌癥患者,近些年來,名為T細胞療法或CAR-T細胞療法的新型療法逐漸被臨床醫生用來治療血液癌癥等多種癌癥患者,然而,這些T細胞療法依賴于患者自身T細胞重編程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從而攻擊腫瘤細胞的能力,對患者自身T細胞的重編程過程非常昂貴且麻煩。
來源:2020年8月25日 生物谷
08、首次開發出免疫躲避的人類胰島樣細胞簇,有望用于治療1型糖尿病
研究人員在追求安全有效的1型糖尿病治療方法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使用干細胞技術,他們首次產生了能夠躲避免疫系統的人類胰島素分泌胰腺細胞簇。這些“免疫躲避(immune shielded)”細胞簇移植到體內后,無需免疫抑制藥物就能控制血糖。
“我們希望再生醫學與免疫躲避相結合,通過用實驗室生成的人類胰島樣細胞簇(islet-like cell cluster)取代受損細胞,按需產生正常數量的胰島素,就可以在這個領域真正發揮作用。這是首個研究表明你可以在沒有基因操作的情況下保護HILO免受免疫系統的影響。如果我們能夠將它開發為一種療法,那么患者將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來源:2020年8月26日 生物谷
09、中柬合作,干細胞臨床研究與綜合應用基地正式建成!
2020年6月深圳縱深垠科技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王國,成立了中深美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并打造中柬縱深前沿生物科技基地——“干細胞臨床研究與綜合應用基地”。基地在柬埔寨利好政策加持及柬埔寨衛生部的全力配合下,以細胞儲存、研發、臨床轉化為切入點,與柬埔寨“中柬友誼醫院”達成合作共識,在院內開設細胞治療科,聯合國內權威科研機構、應用機構,共同開展多病種,多技術類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來源:2020年8月29日干細胞